會吵的小孩有糖吃?當企業用誇張的姿態回應反應過度



這個社會出現越來越多反應過度的人,一旦發現事情超乎預期,習慣用大聲責難的方式來表達意見;而大家則因為害怕爭執,默默忍耐這些反應過度,讓社會越來越焦躁,失去了寬容的力量。

面對接踵而來的投訴,企業為求自保,通常無法置之不理。一旦網路上有人將負評傳開,產品銷售量不但會立刻下降,願意前往應徵的人數也會大為減少。其實,還有一些事情比「黑心企業」的標籤,更能重創企業的商譽和徵才活動。
我們都知道網路上有不少沒根據的謠言。例如臉書或推特上常常能看到社會新鮮人分享面試時的不愉快經驗,並以此中傷企業。又或者員工不滿主管和公司的高壓姿態,以爆料的形式發表不利於企業的言論。
這些人除了難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宣洩以外,其抗壓性也很低,只要一點小挫折就會陷入低潮;心情一旦不愉快,就不能在工作上得到想要的結果;如果無法如願獲得他人的正面回應,就會在網路上用攻擊性的言語來發洩情緒。
在充滿反應過度的社會裡,「不要放在心上」已經不管用了。
在充滿反應過度的社會裡,「不要放在心上」已經不管用了。

怕負評而被牽著鼻子走

所以在網路上的訴苦和批判,往往都是極度主觀並且情緒化的言論。雖然每個人都了解這是一種惡質的現象,但還是有不少人因為負面批評而受到影響,甚至失去冷靜的判斷。即使知道非常有可能是沒有根據的負評,但很多人總是會十分在意其中的內容。畢竟判斷言論的真偽是很麻煩的事情,因此每個人都會基於想要迴避黑心企業,而覺得自己乾脆去其他公司應徵、去其他商店光顧、買其他公司的產品就好。
由於大眾有這種想法,讓企業非常害怕網路上的批評,並且甘願被牽著鼻子走。在2014年9月13日出版的《周刊現代》裡,有一個名為「『得理不饒人的笨蛋』將毀滅日本」的專欄特輯,我們可參考其中的幾種典型案例。
日本的全家便利商店曾推出「全家高貴餐:黑毛和牛漢堡排便當(附鵝肝醬)」,但鵝肝醬是透過殘忍的餵食過程而產出的食品,因為涉及虐待動物,全家便利商店遭到動物保護團體的抗議,最後只好決定停售該商品。雖然鵝肝醬平時是被大眾認可的食材,不過由於消費者對其製程感到不快,因此企業只能被迫自我約束。
然而,從其他餐廳依舊販賣鵝肝醬的情況來看,全家便利商店的下架動作或許也算是一種反應過度吧?
另外,還有某間廠商原本打算在早春時期舉辦以學生為主的座談會,但是因為下大雪而臨時取消。對此,沒有收到取消通知的學生抱怨著:「我好不容易才抵達現場,結果座談會竟然取消了。主辦單位必須要賠償我交通費。」
主辦單位為了避免這樣的投訴案例,後來都會在座談會的文宣中加上「若因天災及其他因素取消座談,將不補償交通費」等注意事項。但是,這麼做還是會產生其他疑慮。因為可能會有人認為:「既然取消時不提供交通費,那就表示順利舉辦時會提供交通費嗎?」
為了防止這種情形,主辦單位又必須再加註:「本座談如期舉辦時,將不支付參加者交通費。」
畢竟每個人的思考模式都不一樣,因此不管如何想方設法預防投訴事件的發生,都無法排除他人提出超乎常識的意見的可能。就算做到如此地步,企業還是會設想所有可能被投訴的狀況,並且隨時做好處理投訴的準備。
據說某個寶特瓶廠品曾印有「請勿隨意丟棄寶特瓶」的警語,其實是因為有人抱怨「你們企業應該努力消滅亂丟寶特瓶的現象」而產生的文案。一般來說,企業販賣的寶特瓶產品被消費者買回去,之後該寶特瓶被隨意棄置,就已經是消費者的道德問題,企業沒有必要對此負起責任才對。

黑心企業防治法

另外,為了防範年輕員工抱怨「我們公司真黑心」,2013年4月15日出版的《日經Business》登出了「做了這些事,你就是『黑心企業』」的特輯。該特輯中,提出了一系列建議,要求企業不該對年輕員工做出以下幾種行為:
□ 使用高壓的態度對話
□ 強制要求年輕員工一同喝酒、聚餐
□ 沒有適度保持距離
□ 無視年輕員工的存在
此外,該特輯也建議了對待年輕員工的方法:
□ 早上要打招呼
□ 每天至少說一次話
□ 傾聽員工的煩惱
□ 和員工談論煩惱
□ 交流時應態度柔和
雖然這些建議等於是要主管給予員工無微不至的照顧,但如果沒做到如此煩人的程度,就可能讓員工感到孤單寂寞受傷害。確實,打招呼時被主管忽視很令人洩氣,哪怕是稍微被注意到也好,員工就會感到窩心。更不用說員工有煩惱時,多少會希望主管能傾聽一下。可是,以前的企業根本沒有如此百般呵護新進員工、要求到如此誇張的地步,也只能說這不過是反應過度所產生的風氣罷了。
此外,該特輯也建議企業不要說出讓年輕員工感到洩氣的話,鼓勵企業試著換句話說,對員工才會有正面的效果。例如:
□ 沒有挑戰精神→做事踏實
□ 沒有決斷能力→能仔細地多方思考
□ 太內向→謹慎的人
□ 太消極→性格謙虛
□ 不起眼→處事穩重
□ 身體虛弱→心理素質不錯
□ 白目、不識相→出人意料
□ 態度高傲→不卑不亢
□ 沒有毅力→好奇心旺盛
□ 剛愎自用→有主見
□ 厚臉皮→有膽量
□ 吊兒郎當→落落大方
□ 遲鈍→做事認真
□ 半吊子→未來值得期待
□ 你到底在做什麼啊→你怎麼了呢?
雖然這種方法很可笑,但我也很不希望這種屈服於反應過度的建議,被大家奉為圭臬。

透過引導才能正面思考

例如,主管面對「剛愎自用」的下屬,回以「你真有主見啊」,這位下屬以後還會乖乖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嗎?面對「態度高傲」的下屬時,說「你真是不卑不亢啊」,不就會讓他的態度越來越囂張嗎?
面對「厚臉皮」的下屬時,說他「好有膽量啊」,有些人聽了或許會覺得這是反唇相譏。還有面對「吊兒郎當」的下屬時,說他「真是落落大方」,這不正是在鼓勵他用吊兒郎當的方式工作嗎?所以,我認為這種建議根本不值得採納。如果真的把這種建議聽進去,那麼企業真的能培育出有擔當的員工嗎?
其實,我並不反對用換句話說的方式鼓勵員工。若是很在乎員工的言行,或者在必須試著讓員工鼓起勇氣的場合中,我比較建議用以下的方式換句話說。
例如員工覺得:「我是優柔寡斷的人,所以我很沒用」時,主管要將優柔寡斷的另一面延伸出去,引導成「個性謹慎」;面對員工認為「自己是輕率、老是出錯的人,所以很討厭自己」時,要將輕率的個性延伸成「動作很快」。
即使每個人性格上的缺點都無法改變,但既然因為對缺點的負面思考讓人感到自我厭惡、缺乏自信、意志動搖,那麼透過引導當然也能轉換為正面思考。
但是,當事人畢竟容易受到煩惱、自我厭惡等負面情緒控制,所以一味地將缺點誇成優點,我認為不見得每次都能讓當事人產生正面的變化。

<文摘要來源>

暴走社會:鄉民正義、網路霸凌與媒體亂象,我們如何面對反應過度的社會
《暴走社會:鄉民正義、網路霸凌與媒體亂象,我們如何面對反應過度的社會》
博客來:http://bit.ly/2usFoEY
誠品:http://bit.ly/2tLbHl2
金石堂:http://bit.ly/2tjwgnC
時報悅讀網:http://bit.ly/2ssr7H5
時報攜讀網:http://bit.ly/2tTo2UN
讀冊:http://bit.ly/2tjAyvp

最多瀏覽

胃氣很重要,一起來喝粥養生吧

為什麼要讀書?引導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

一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?你不得不知的都更真相